宅家期间你睡得还好吗?
2020-04-23 11:16:44 来源:北京青年报
对号入座 “宅”家的你睡得还好吗?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很多人“宅”家中睡眠时长急速上升。但也有些人每天瘫在床上刷手机,晚上不舍得睡,白天叫不起来。原本就是“夜猫子”的人更是彻底放飞自我,熬成黑白颠倒的“夜行动物”。还有些原本睡眠正常的人,由于作息改变、心理因素等,出现睡眠问题。夜深人静,变换72般睡姿都还没睡着,早上起来哈欠连天……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专家提醒你,你可能遇到了睡眠障碍。
这些常见问题都属于睡眠障碍
专家介绍,不管是睡眠的数量、质量出了问题还是时间和节律紊乱,这些都属于睡眠障碍的范畴。
睡眠的数量不正常,睡得太少或者睡得太多;
睡眠的质量有问题,虽然睡的时间够了,但是睡不踏实,老是做梦,明明睡过却感觉和没睡过一样;
时间或节律的紊乱,该睡的时候不睡,特别精神,该醒的时候又醒不了;
要么就不睡,连续几天晚上睡不着,要睡就连着几天又醒不了。这种情况常在痴呆和脑血管的病人当中发生。
快来看看 你的觉睡饱了没
据了解,睡眠是没有绝对的标准时间的,个体差异很大。但是随着年龄的变化,它有一个大致的规律。
新生儿 刚出生的婴儿睡眠时间是最长的,每天差不多需要睡16个小时,因为他要生长发育。
学龄期儿童睡眠时间应该在9个小时以上。现在的小学生学业压力特别大,父母往往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,作业特别多,经常有孩子睡不够9个小时。虽然这样看起来学习时间延长了,但是孩子的睡眠得不到保障,影响了他的身体发育,而且也保证不了第二天的学习效果。
青壮年 到了青壮年这个阶段,一般的睡眠时间是在7~8个小时。
老年大约5~6个小时,这是一个大体的规律,不一定每个人都是这样。有的人每天睡四五个小时就足够了,第二天还感觉精力很充沛,也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,而且常年如此,那就没关系。
还有广西、新疆一些长寿乡的老人,他们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非常顺应自然规律,很多人的睡眠时间甚至在10个小时以上,这些人身体也很健康,所以说这个标准时间不是绝对的。
睡眠是这样让我们“满血复活”的
一夜的睡眠过程看起来很简单,闭着眼睛在床上一躺几个小时过去了。其实我们的大脑皮层正在经历着一系列的周期变化。
首先,我们将进入慢波睡眠又叫作非快速动眼睡眠阶段,是指从觉醒转到入睡期、浅睡期、中度睡眠期、深度睡眠期的过程,它有助于体力的恢复,能够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。
慢波睡眠过去以后,就进入快动眼睡眠期。之所以叫作快动眼睡眠,是因为在这个睡眠过程当中,人的眼睛是在不停地晃动的。这个阶段又叫作做梦时期,因为在此期间梦是特别丰富的。这个阶段有利于巩固记忆,促进智能的发育和恢复精力。
经历一个慢波睡眠,再经历一个快动眼睡眠,时间大概在90~120分钟。
在整夜的睡眠过程中,大约要经历5~6个这样的睡眠周期。所以即使一天的睡眠不到4~5个小时或者睡眠时间很长也没关系,只要在睡眠过程当中经历了这么5~6个睡眠周期的话,精力和体力就足够恢复了。
相关阅读
精彩推荐
- 农业农村部:对农业科创企业支持贷款规模提2022-03-04
- 不下载APP不给看全文?工信部:立即整改!2022-03-04
- 持续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2022-03-04
- “建议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考级”引热议 2022-03-04
- 全国政协委员丁磊:建议加速钠离子电池等新2022-03-04
- 电脑忘记密码怎么办?教你一招,半分钟就能2022-03-04
- “大妈”排队买金场景难再现2022-03-04
- 不下载APP不给看全文?工信部:立即整改!2022-03-04
- 爱看评论 爱比价格 这代年轻人购物有个性2022-03-04
- “互联网一代”开启新节俭模式2022-03-04
- “全过程人民民主”“动态清零”……两会全2022-03-04
- 创意微视频|微光2022-03-04
- 数评两会:21亿剂!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2022-03-04
- 微视频 | 你听,被爱着的感觉,真好!2022-03-04
- 【代表委员话三农】宋丰强:聚焦黄河绿色发2022-03-04
-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恳谈会2022-03-04
-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,工龄如何计2022-03-04
- 工地发放工资卡“不符合要求”,只能去指定2022-03-04
- 骑车下班途中“自摔”受伤,难以认定为工伤2022-03-04
- 女性平等就业权相关法律有哪些?怎么规定的2022-03-04
- 数据统计:《艾尔登法环》在Steam上售出1002022-03-04
- 张业遂:中国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2022-03-04
- 统计局:2021年我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22958万2022-03-04
- 北京出台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综合监2022-03-04
- 元宇宙概念异动,这些产业或将率先落地,投2022-03-04
- 国投罗钾助力沃柑种植,为大理再添一抹亮色2022-03-04
- 军工股走强,俄乌冲突催化装备发展,行业成2022-03-04
- 刘永好:多举措节粮提效保障粮食和耕地安全2022-03-04
- APP“胁迫下载”只会自砸招牌2022-03-04
- 首笔数字人民币碳信用交易在成都完成2022-03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