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解快递的“最后一百米”难题
2020-06-03 11:51:07 来源:人民日报
快递服务普及度越来越高,快递的“最后一百米”已经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属性。让成千上万快递更顺利地到达消费者手中,需要相关部门、物业、快递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
近日,智能快递柜“丰巢”宣布了新的管理举措,提出要对超时存放的快递收取一定费用,引发关注。如何解决快递“最后一百米”的配送问题,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,已经成为改善网购体验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。
快递服务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这些年,网购的发展壮大,带动了快递业务的迅速增长。2019年,我国网络零售额超过10万亿元,快递业务量超过630亿件。总体看,我国快递服务水平已经得到持续提升和改善。很多人可能还记得,以前在“双11”“618”等电商促销节时,经常会遭遇快递“爆仓”、十几天收不到商品的现象。如今,随着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、智能仓储技术的应用,不仅基本满足了网络促销短时间内订单爆发的需要,避免出现快递“爆仓”问题,而且配送时效也得到大幅提升。即便在促销时段,人们购买的一些商品也可以享受次日达、当日达甚至定时达等配送服务。
然而,和人们不断增长和升级的需求相比,快递服务水平仍有一定差距,其中“最后一百米”的问题尤为明显。不少上班族就经常会碰到工作日难以收取快递的烦恼。而对于已经把快递送到家门口却无人签收的快递员来说,也产生了更多的时间成本。有些快递员为了方便,把快递放在收件人门口的鞋柜、电表箱、水表箱等地方,节约了时间,但也存在着风险。
让快递的“最后一百米”更便利,快递公司、社区等方面已经想了不少办法。比如,一些小区物业为业主提供代收服务,一些写字楼的前台帮入驻企业员工代收快递等。而以“丰巢”为代表的智能快递柜,同样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快递代收服务。从这个角度看,包括智能快递柜在内的这些尝试,解决了部分消费者无法收快递的烦恼,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。
这次,“丰巢”打算对超时存放的快递额外收费引发关注,一定程度上说明快递的“最后一百米”体验仍有提升空间,还须继续下功夫。随着快递服务普及度越来越高,快递的“最后一百米”已经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属性。让千千万万快递更顺利地到达消费者手中,需要相关部门、物业、快递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。
比如,相关部门应根据快递行业发展的新情况,及时出台更加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管理办法,对包括智能快递柜在内的快递代收服务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,鼓励推出更加多元化的快递“最后一公里”解决方案。小区物业等方面应想方设法引入更多有用、好用的快递代收服务企业,并且为企业营商、设备安装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。而作为快递代收服务企业,应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,承担更多社会责任,通过充分沟通、双方协商、不断改善服务等努力,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。只有这样,快递的“最后一百米”难题才能被破解。
相关阅读
精彩推荐
- 农业农村部:对农业科创企业支持贷款规模提2022-03-04
- 不下载APP不给看全文?工信部:立即整改!2022-03-04
- 持续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2022-03-04
- “建议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考级”引热议 2022-03-04
- 全国政协委员丁磊:建议加速钠离子电池等新2022-03-04
- 电脑忘记密码怎么办?教你一招,半分钟就能2022-03-04
- “大妈”排队买金场景难再现2022-03-04
- 不下载APP不给看全文?工信部:立即整改!2022-03-04
- 爱看评论 爱比价格 这代年轻人购物有个性2022-03-04
- “互联网一代”开启新节俭模式2022-03-04
- “全过程人民民主”“动态清零”……两会全2022-03-04
- 创意微视频|微光2022-03-04
- 数评两会:21亿剂!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2022-03-04
- 微视频 | 你听,被爱着的感觉,真好!2022-03-04
- 【代表委员话三农】宋丰强:聚焦黄河绿色发2022-03-04
-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恳谈会2022-03-04
-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,工龄如何计2022-03-04
- 工地发放工资卡“不符合要求”,只能去指定2022-03-04
- 骑车下班途中“自摔”受伤,难以认定为工伤2022-03-04
- 女性平等就业权相关法律有哪些?怎么规定的2022-03-04
- 数据统计:《艾尔登法环》在Steam上售出1002022-03-04
- 张业遂:中国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2022-03-04
- 统计局:2021年我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22958万2022-03-04
- 北京出台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综合监2022-03-04
- 元宇宙概念异动,这些产业或将率先落地,投2022-03-04
- 国投罗钾助力沃柑种植,为大理再添一抹亮色2022-03-04
- 军工股走强,俄乌冲突催化装备发展,行业成2022-03-04
- 刘永好:多举措节粮提效保障粮食和耕地安全2022-03-04
- APP“胁迫下载”只会自砸招牌2022-03-04
- 首笔数字人民币碳信用交易在成都完成2022-03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