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资讯 > 资讯 > 正文

被剩下,是因为选择太少,还是不会选择

2022-12-06 16:47:59 来源:阿古纳西

人生,就是一个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。

上大学选专业,毕业后选工作,谈恋爱选对象;选什么样的发型,选节假日去哪儿玩,选什么时候跟领导汇报工作等等,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被剩下,是因为选择太少,还是不会选择

选择,就意味着要去利弊权衡、取舍,要去承担选择的后果,这会让我们产生各种犹豫、纠结和惧怕,造成不想选、不会选、不敢选,以及漏选、错选。

被剩下,是因为选择太少,还是不会选择

不选,也是一种选择

关于选择,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困惑就是:没得选。

父母逼我结婚、生孩子,我没得选;

工作不爽,但又不知道能干什么,我没得选。

其实此时你已经做出了选择:不选。

被剩下,是因为选择太少,还是不会选择

我们更喜欢去强调“没得选”,而不会说是“我不选”,有两个原因:

一是逃避责任。

“我不选”是我做出的决定,就要为以后的事情负责;而“没得选”是客观的原因,与我主观无关,我不需要为这个选择承担后果。

二是不用改变。

不是我的选择,我也没得选择,只能这样了,我就不需要再时间精力去找其他可能性,再去尝试任何突破了,随遇而安。

选择不选,你就可以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别人,推给客观,这只会增加你的怨气,而你不去选择、不寻求改变的最终后果,还是要自己承担。

因此,没得选,是你选择了不选,而且是一种消极的选择。

被剩下,是因为选择太少,还是不会选择

选项太少,是因为条件太多

做选择的第二个困惑,是选项太少,候选项中没有我们想要的最佳选择。

剩男剩女就是这么剩下来的。

前几年有一篇漫画网文《我心中的10%先生》非常火,博主期待有一个身高、年龄、收入、饭量、知识面、人际圈、体贴度、爱意、主动性、生命力等10个方面都比女生高出10%的理想先生,10%×10=100%,就可以获得一个100%的理解伴侣。

被剩下,是因为选择太少,还是不会选择

下面我就用理科直男的方式打破这种浪漫的泡沫。我们假设这位女生属于中上水平,100分制中得70分,那她男朋友就是77分。如果低于77分的都不考虑,那就只剩下23%的人可以选择。

10个项目,也就是23%的10次方,大概是4.14×10的-7 次方,也就是大约240万人里面会遇到1个。

每个人在适龄期间,能够深入了解的人不超过150个(包括同性)。

也就是说,这个女孩需要16092辈子才能遇到1个符合她要求的10%先生。

而且,对方还不一定挑中她。

如果女孩条件更好一点,分数更高一点,遇到的可能性就更低了。

一件这么浪漫的事情,被我讲得这么残酷,这是分分钟要掉粉的节奏呀。

问题出在哪里?

条件设置太多。

想面面俱到,就面面不到,你永远找不到一个符合你所有条件的选项。

被剩下,是因为选择太少,还是不会选择

选择:先做加法,再做减法
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?

先做加法,再做减法。这个过程中,容易出现两个错误:

一是加漏了。

在选择前,必须罗列出各种条件,不断地做加法,把能考虑到的所有可能性都列出来,特别是那些必要条件,不能忽略,也不要减轻权重。

但由于我们的经验、阅历、视野和条件的限制,不可能把所有的选项都考虑到。

因此,选择是受你的视野所限的。

被剩下,是因为选择太少,还是不会选择

二是减错了。

当你“什么都想到”时,你是无法做出选择的,因为里面掺杂着大量不必要的条件,会出现无数干扰因素。

此时就要做减法,把次要的条件一个个排除掉。

前几天有个朋友在找工作,他的要求很朴素:事少、钱多、离家近。但托了不少人,找了好几家公司,都没有完全符合心意,要么事多,要么钱少,要么离家远,总觉得不满意,结果越找越差,越找越心焦。

我问他:三个条件必须减一个,你会减哪个?他说事少。

再减一下呢?离家近。

还是觉得钱比较重要。

于是他挑了那家收入最高的公司,越看越中意,然后就觉得另外两个条件都不重要了。

选择对象也是一样道理,先把自己想要的条件都列出来,再从其中找出1-2个自己最在乎的条件,控制好比例,其他的只做参考,相信会有不少人能入围你的候选池。你就可以再优化自己的条件,挑出最匹配的那个。

此时要注意千万别减错了,删掉了必要的条件,把本来必须考虑的,甚至是重要的条件忽略了,最终会造成错误选择。

被剩下,是因为选择太少,还是不会选择

价值观,就是你觉得什么最重要

那应该依据什么来作决定:排除哪个条件?保留哪个条件?

你的价值取向。

价值观,其实是一个很实在的概念,就是:你觉得什么更重要,你觉得什么最重要。

当你作出了选择,就给出了“什么最重要”这个答案,也就做出了“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”这个决定。

如果我那个朋友选择“事少”,他就想成为一个慵懒的人;

选择“钱多”,就想成为一个富有的人;

选择“离家近”,就想成为一个顾家的人。

每个选项背后,都是一个不同的“自我”。

选择,就是不同自我的竞争。

被剩下,是因为选择太少,还是不会选择

因此,当我们在做选择时,不应该犹豫,而是应该进行自我的探索。

当你不知道如何去选的时候,当你还在凭感觉选的时候,最应该问的问题,并不是当前决策的各种利弊,而是先要问自己:“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?”这才是你做选择的首要依据。

用这个理念,你也可以去观察一个人,分析他是怎么选的,他为什么会这么选,以及他这么选是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
被剩下,是因为选择太少,还是不会选择

选择的不断叠加,就铺成了一条自我塑造之路

选项的背后,只有价值观吗?

远远不止。

价值观是你过去所有经验、体会和感悟的总和,选择是你当下的行为,而影响的又是你未来的走势。

往回看,选项是你的价值取向;往前看,选项是一条条通往未来的路。

我们不能用静止的思维去看待一次选择,而是用时间的维度去思考。

每个选项背后那条路的尽头,都是一个个完成了的,却又完全不同的自己,而这条路就是一个自我塑造的完整过程。

你当下的选择,是这个过程启动的第一步,也是整个自我创造的第一步。

后面还有很多步,你只有一步一步走出去,才会知道下一步又该如何去走。

但不管怎么走,你的目标和方向可以始终保持不变,你选得会比别人更自信、更坚定。

被剩下,是因为选择太少,还是不会选择

清楚这个道理,可以降低你做选择的难度。

决定虽然依旧是艰难的,但你不会再被环境,或者问题本身所支配。

比如,不会再去为“领导打压我,我要不要辞职?”“男朋友不上进,我要不要分手”等一些由受他人和环境影响而产生的问题所困扰。

选择,最终是在选走一条什么样的路,你就是在用选择,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人。

标签:

精彩推荐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 | 诚聘英才 | 广告招商 | 网站导航

 

Copyright @ 2008-2020  www.cguiw.com  All Rights Reserved

品质网 版权所有
 

联系我们:435 227 67@qq.com
 

未经品质网书面授权,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