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资讯 > 资讯 > 正文

出身名校,毕业后却当“蹲族”,懒人给自己找的借口都如此华丽|世界热议

2023-01-06 10:05:33 来源:阿古纳西

他们出身名校,捧着一份光鲜亮丽的简历,本应该稳稳拿着中产阶级的入场券,但是却主动选择成为一个“废人”。不上班,也不回家,龟缩在狭小的出租屋里,连喝一口水都感觉吃力,外卖的筷子少了一根都能成为让人失望一整天的仪式……这是一种很难被理解的生活。但是他们很少站出来说话,被人理解为“懒”“堕落”,好像也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。他们通过这种徒劳的反抗向人们证明,其实我们离一无所有只有一次错误和意外的距离。

读到这篇《名校毕业,失业九个月,我成了一个“蹲族”》,似乎有不少人找到了共鸣,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,确实有不少人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:从农村或者小地方来到了大城市,宁愿飘着也不愿再回去,宁愿饿着也不想去找工作,受不了被人使唤的气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所有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而打拼,你凭什么活得像个“废人”

但更多的是让在社会上拼搏的人看到了所谓“蹲族”的借口和懒惰,所有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而打拼,你凭什么活得像个“废物”,装着与世不同,卖弄自己的清高,实则胸无点墨。你那些想要用行动去证明的东西,在别人眼里根本就是一文不值。没有人会去关注一个连自己都懒得照顾的人。

刻意渲染负面情绪,只会让人对读书感到无望

确实搞不懂为什么有人要刻意去渲染这样悲观的负面情绪。原本就有不少人对现在的高等教育持怀疑的态度,高学历,低就业,让媒体到大众都产生了高等教育过度的心态,毕业就失业似乎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身上发生。即便是毕业于名校也是如此。

毕业生出路的单一化也越来越明显。前不久教育部公布2020年应届毕业生将达到874万,除去高职及专科学生,本科生大约有400多万,而根据统计数据,报名参加2020年考研的学生达到了340万,考中央机关及下属单位公务员的人超过了140万;就业门槛的提高催生了一大批“考试族”,为了更为光鲜学历,不惜把时间都花在考试上。

而“蹲族”似乎又给“考试族”一记闪亮的耳光,考上了名校又怎样,我照样成为了失业的人。这样的刻意渲染,只会让更多人对读书学习感到绝望。但事实是这样吗?

用数据说话

2019年6月,由第三方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《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》(就业蓝皮书)。这份报告的调查样本来自30个省区市的2018届30.3万名大学生,覆盖了1031个专业、327个行业及603个职业。

该报告显示,201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1.5%,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.0%;从收入方面来看,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624元,比2017届(4317元)增长了307元,高于城镇居民2018年可支配收入(3271元),且曾逐年增长的趋势。

不管是名校还是普通院校,甚至高职专科,绝大部分人都在努力地工作生活。如果把这个数据仅限于名校,相信会漂亮得多。在去年一年到学校来招聘的企业中,即便是最低的年薪,大概再也12-15万左右。

而剩下的那10%左右未就业的毕业生,一部分确实因为主动放弃了就业,比如打算继续考研,另一部分是毫无竞争力,确实找不到工作,还有一部分因为高不成低不就,生生把自己弄成了“漂一族”。但是他们与“蹲族”仍然有明显区别,即便不够主动,但是他们也会“求生”的路上有所行动。

别用华丽的辞藻来掩饰自己思想上的“懒惰”

最“懒”的或许就是“蹲族”和“啃老族”,前者最主要不是行动上懒散,而是思想上懒惰。受不得委屈,吃不了苦,面对问题不想解决办法,干脆直接逃避。就如这篇文章中所描述的名校毕业生,因为绞尽脑汁写不出东西,所以提出了辞职,然后就成了“蹲族”,一点点挫折都承受不来,学再多的知识也难以发挥出来。

从主观上来说,就放弃了要去克服苦难的打算。有多少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参加工作就能出类拔萃,没走过弯路,吃过瘪?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扛下来了,只不过有的人是委曲求全,有的人事越挫越勇,一往无前。如果你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,也没有越挫越勇的能力,还不肯委曲求全,那么只好假装自己不在意,从而把自己掩藏起来,还故作清高称自己为“蹲族”,谁又会在乎你叫什么?

你做不到的事,别人能做到,你就别埋怨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

前几天刚看到一位语文老师勉励学生的话:亲爱的同学,你背不下来的书,总有人能背下来;你做不出来的题,总有人能做出来;你推到明天的事,总有人今天能完成。那么,对不起,你想上的大学只能由别人去上了;你想过的生活也只能别人去过了。”我想这一句话也适用于“蹲族”,你什么都不想干,有什么资格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。

自己欠下的账不能期望社会来买单

《人民日报》曾发文《沉睡中的大学生,你不失业天理不容》。不敢说所有“蹲族”都是因为在大学里醉生梦死,但是是否可以回过头来想一下,自己在大学里都做了什么,学到了什么。当上学时睡懒觉、逃课、打游戏等成为常态,即便毕业于名校,也许除了大学文凭,又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核心竞争力,虚度了四年大学光阴,自己在大学里欠下的账,到社会还不想努力弥补,凭什么指望社会和企业来买单呢?

高考录取比例越来越高,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,但是要说学历注水却不敢苟同,大学的平台、资源和时间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,但是大学毕业,所有人的境遇却不一样,学历是否注水全在个人表现。但凡有实力的人,绝不会把懒惰当成一种理由,而会积极主动地谋求更好的发展。对很多“蹲族”来说,也许就是把学校的懒惰习惯和情绪,延续到了毕业之后。

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

懒于思考更不会勤于行动,就比如“连喝一口水都感觉吃力,外卖的筷子少了一根都能成为让人失望一整天的仪式”,面对负面情绪,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逃避,所以宁愿自己活得像一个弃儿一样的“蹲族”,也不愿回家或者走出来。越是害怕就越是脆弱,任何一个小的挫折都会让自己产生不觉的主动思维,无数个负面想法也就随着而来,没有成功的刺激,就很难走得出来,但这个成功的刺激不会自己找上门来,除非你去接受挑战。

从最简单的开始,你会发现生活也许不是那么困难

在上心理学课程的时候,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:一个懒人躺在床上,什么都不想干,甚至吃饭都懒得张口。但是一直躺着毕竟难受,咨询师便建议他翻个身,这对他来说不是还可以做到也还愿意去做,有了良好的开端,咨询师又建议他试试看是否可以翻到床下面来,虽然有困难,但是他还是选择相信咨询师,所以也配合做了,咨询师又跟他说,躺在地上难受,不如你还是爬到床上去吧,这位病人非常不解,为何咨询师要这样来折腾。

原因其实很简单,当这位病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想干,什么都干不了的时候,咨询师用行动告诉他有些事情你可以做到,能做到简单的动作,更复杂的事情也可以做到。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。

远离“宅”,远离“蹲族”

“蹲族”不仅在于行动上的懒惰,他们也许并不缺乏能力,缺乏的是追求任何事情的勇气和动力,所谓“主动放弃”不过是害怕失败的借口。因为失败会让自己产生更多自动的负面思维,比如失败了就会觉得自己无能,什么事情都做不好,别人会看不起我,家人也会埋怨我等等,所以干脆把自己圈起来,只要能活得下去,就不愿走出来。

同样在前两天的课上,老师还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,马斯诺的需求五层次应该改为七个层次,最基本不再是生理上的需求,而是有手机,有电有wifi,有了几样,喜欢“宅”的人一切都可以依靠手机来解决。但是长时间的“宅”不但让自己失去社交,还会失去进取的斗志,会让自己陷入越来越害怕接触外面世界。

感到无力的时候,不妨让自己先从屋里走出来,脱离让自己懒于行动的环境和群体。走去来就会让自己思考,我该去哪儿,也许是商场,或者是超市,甚至是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乱逛,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,说不定某件事就会触及到敏感的神经,唤醒内心深处的渴求。简单来说,哪怕是看见了自己喜欢喝的奶茶,也会思考如何才能喝上这杯奶茶。而从黑暗的屋子里走出来应该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。

有了渴求接下来才会思考我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期望,一旦开始思考就表示在想办法解决问题,也许还面临困难,同样会害怕失败。但是从容易的事情做起,会让累积的成功会越来越多,信心才能建立。

失败了我的人生又会怎样

证明自己很失败是最容易的事情,但去做这件最容易的事情,不过是想要获取关注和同情。结果还是发现除了自己和家人,很少有人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。不妨用追根问底的办法,让自己想想失败的最坏结果是怎样,也许是一无所有,但比起现在这种“蹲”的状态还会更差么?想必很难。

既然不会更糟,也就是说自己再随便做点什么,都可能让这样的状态发生改变,发现这一点也会让自己觉得生活其实没有那么糟,当迈出去第一步,就可以鼓励让自己尝试走第二步,就如从床上滚下来的懒人,又可以尝试从地上爬起来走到门口,这就是改变和进步。

“蹲族”缺的也许就是这样不断成功的刺激,对于拥有光鲜简历的人来说,要实现这一点似乎并不太困难,只是或许一开始就对自己的期望值太过,以至于只能看到目标,而忘记了要奋斗,当目标够不到的时候就产生了满满的挫败感,当我们把路倒过来走的时候,也许就会越来越轻松和顺畅,这种萎靡的精神状态也许就会随之消失。

标签:

精彩推荐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 | 诚聘英才 | 广告招商 | 网站导航

 

Copyright @ 2008-2020  www.cguiw.com  All Rights Reserved

品质网 版权所有
 

联系我们:435 227 67@qq.com
 

未经品质网书面授权,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!